被引排行
教学设计理论体系综述
邱婧玲;吴秀君;综观所有教学设计理论,回顾教学设计发展历程,无论在理论还是在实践方面,教学设计理论的发展远没有起到它的指导实践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教学设计的良性发展.文章旨在对教学设计理论体系进行梳理,找出制约教学设计理论与实践发展的关键问题,以推动教学设计的理论体系建设和实践应用的不断发展.
大学生自我认同感和疏离感的研究
孔祥娜该研究采用国外学者编制的自我认同量表和国内学者编制的疏离感量表,对烟台市一百多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疏离感量表采用人际疏离感、无意义感、无能为力感、自我分离感和文化分离感五个经典维度。结果发现:(1)大学生的自我认同感和疏离感不存在性别差异;(2)该研究中大学生的无能为力感、无意义感和自我分离感显著高于前人研究结果;(3)自我认同感与疏离感及其各维度均存在显著负相关,检验发现:自我认同感高分组与低分组在疏离感及其各维度上的得分均存在显著性差异。
应对理论的回顾与展望
王云霞,万明钢应对作为一个心理科学的学术概念,是本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在Freud.S的防御机制理论和应激理论的基础上,被以Lazarus为代表的一批心理学家引进认知评估理论,与临床心理相结合进行研究的。从不同的理论渊源出发产生了应对的特质和情境两种理论,它们分别从应对的内外部探讨了影响应对的因素,但它们各有利弊,最终相互结合,理清了应对的影响机制。为了更加有效地利用应对方式,在探清了应对的性质、类型、过程、功效及不同群体的应对特征以后,应对研究将表现出如下新特点:把应对当作解决社会问题能力的一部分加以研究;应对的前提—应激事件将转向以正性事件为主;在获得了大量的横断研究资料以后,心理学工作者进而要探索应对的发展规律,必将以纵向研究为主;更深一步地研究应对方式的影响因素可以把应对看作是个体对自己内外资源的利用,应对方式与应对资源、影响资源利用的因素间的匹配将成为应对研究的点。
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与我国教学改革
李定仁前苏联教育家尤·克·巴班斯基提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把教学过程看成一个系统,综合地研究教学过程,有助于我们找到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途径;这一理论的实质是以最大的教学效果促进理想的教养、教育和发展,从而全面看待教学职能;这一理论要求重视研究学生,摆正教与学的关系。所有这些反映了现代教学论的一个重要特点,对当前我国教学改革有现实的积极意义。
衰老机理及抗衰老研究进展
王桔红,谢宗平,陈文衰老是人类生命过程的必然规律,是不可抗拒的自流现象。但随着当前人口的老龄化,使世人对健康长寿更加关注,也使衰老与抗衰老成为当今世界生理科学和老年医学研究的热点。21世纪,揭开衰老之谜,科学地养老和抗衰老已成为备受关注的前沿科学。本文综述了袁老研究中的最具代表性的衰老学说以及抗衰老研究的现状和最新进展。
小波理论发展及其应用(综述)
李建华;李万社;小波分析是傅立叶分析的继承和发展,它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文章介绍了小波分析产生的背景,发展历程及其在应用领域的现状,并从几个方面概述了它比较成功的应用,最后展望了该理论进一步的发展趋势.
产学研合作创新的动力机制——基于新制度经济学层面的分析
祖廷勋;张云虎;陈天仁;罗光宏;当主流制度发生变化时,产学研各方出现合作创新的期望,合作创新的动力既来源于外部,也来源于内部。外部动力,包括市场和政府制度。内部动力,基本的在于合作各方对于潜在利润的追求和对非物质利益的向往。内外动力及其影响因素交互作用,形成产学研合作博弈的动力机制。
基于SPSS统计软件的因子分析法及实证分析
梁斌;卓梅霞;本文论述了多元统计分析中的因子分析方法,以及SPSS软件应用时的正确操作步骤,并借助于SPSS 17.0 for Windows统计软件进行实证分析.